阅读历史 |

第171节(2 / 2)

加入书签

从五十人当中,选出前二十,直接淘汰三十人。

一张张卷子从他们手头经过。

这次的阅卷官也增加到七人。

如果有拿不准的,大家还会商量。

第三场的卷子,基本会讨论两日左右。

从他们手中筛掉的每一张试卷,每一篇文章,都是考生们精心之作,更关乎他们的前程。

所以必须小心谨慎。

其实到现在,考官们也有些筋疲力尽。

但没办法,必须强行打起精神。

好在第三场的卷子评完,后面便简单了。

二月十二,也就是阅卷第四天。

上午考官们休息,下午看第四场的卷子,也就是考《孝经》的那场。

这次是二十人当中,选出十五个。

要知道,此次过县试的名额一共是十二人。

最后选出这十五人,基本都可以过县试了。

留下的后三人自然是候补。

如果前面有人出问题,后面直接补上。

而且能考到前十五,说明到明年这会,县试肯定没问题。

二月十三。

阅卷第五日。

最后十五人的五场考试试卷都拿过来。

按照顺序排了名次。

前五名被单独拿出,等着县令跟教谕过来决定前三名的归属。

考场内,考官们气氛轻松,最后一日了,也可以放松些。

卷子大概都评完了,就看前三名是谁。

县令,县丞,教谕同时过来,三人似乎相谈甚欢。

现在的县丞,就是以前在聂县令身边的老吏。

没人跟他抢位置之后,态度也温和不少,他处理政务的经验本就足,正荣县在他手里,倒也不算坏。

不过说到科举,自然是县令的强项。

旁的不说,文章孰好孰坏,一眼便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