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5节(2 / 2)

加入书签

一次。

第一次教学就是在县试之前,学了一二十天。

郭夫子感觉纪元学会了,毕竟是个格式,想着他那么聪明,以前文章写得也漂亮,底子在即可。

谁料跟他想的完全不同,这文越写想法越多。

郭夫子看着纪元,没想到问题会出在这。

眼看就要府试,不能在这上面落了下乘。

不过这也是乙等堂的学习内容。

纪元初入乙等堂便去考试了,短短时间内确实不容易学会。

按照夫子们的想法,童试里的县试府试,对文章的格式要求都不高,差不多即可。

但没想到,纪元越写越学,这文章就越大。

已经到必须管一管的地步。

纪元深吸口气。

有时候控制不住啊。

学得越杂,落笔的地方就越多。

总觉得自己要写个好文章,回头一看,里面什么内容都有,就是不切题。

天齐国写科举文章,自然是人们常说的八股文。

童试的要求还不高,其实现在不学也没关系,以纪元的文章,应付童试问题不大。

但殷博士等人却是不同意的。

郭夫子也觉得,以此下去,说不定会养成不好的习惯。

甚至比纪元练字的时候还要难改。

当初房老夫子就说,怕纪元抄书十几万字,那手字就难以再改。

如今文章也是同理。

看着县学夫子们谆谆教诲,以前未在县学的两人忍不住道:“怪不得都要来县学读书。”

“我们族学夫子已经很好了,没想到县学的夫子们个个如此用心。”

不单对纪元用心,对其他学生也是如此。

他们两个以前虽未在县学,来了之后,也是同样的对待。

说起这个,有人问道:“外面都想来?我也听说过,有那么夸张吗。”

“绝对不是夸张,不是有小道消息,说县学可能空出几个位置,今年要招生吗。”

“对啊,今年乡试年,甲等堂估计要退几个。”

“是啊,很多人早就开始努力,只等着考进县学呢。”

“上次县学考试,报名的人有六百之多,这次不知道怎么样。但应该会限制户籍,只能正荣县的人考。”

大家难得闲聊,便提起这件事。

可再想来也没用,县学就这么多位置。

教育资源这种事,自古都是难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