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很是严重的地步了。”
&esp;&esp;王衍重重的点了点头。
&esp;&esp;“若说之前我能脚踏两条船的话,如今,在两条船相撞之时,我便必须要上其中一条船,但是,我不能确定哪一艘船会沉没,哪一艘船能够在最后胜出。”
&esp;&esp;王戎表情顿时玩味起来了。
&esp;&esp;“尚书令的意思是,征求为兄的意见?”
&esp;&esp;王衍重重点头。
&esp;&esp;“估计你早有决断罢?”
&esp;&esp;对于王戎的这句话,王衍也不否认,当即侃侃而谈起来了。
&esp;&esp;“太子毕竟年轻,况且,先帝走得也有些年头了,那些托孤老臣,走走的,死的死,剩下的,也都是中宫的人了。”
&esp;&esp;“夷甫是要在中宫身上下注?”
&esp;&esp;王衍却是轻轻摇头。
&esp;&esp;“不。”
&esp;&esp;他现在的眼睛确实明亮非常。
&esp;&esp;“我现在是那一边都不下注。”
&esp;&esp;“你就在边上看着。”
&esp;&esp;“看着边够了。”
&esp;&esp;王衍深吸一口气,说道:“便是我亲自下场,去帮助太子,即便最后成功,我又能得到什么赏赐?惠风乃是太子妃,便是我什么都不做,日后得到的东西也是数不胜数的。”
&esp;&esp;“而若是我援手中宫,那天下人会如何看我王夷甫?”
&esp;&esp;中宫势大,但中宫的名声毕竟不好啊!
&esp;&esp;作为士林领袖,这些事情,他自然是需要在意一二的。
&esp;&esp;“尚书令思路清晰,心中已经没有了疑惑,按找我来作何?”
&esp;&esp;看着王夷甫,王戎心中还是有些羡慕的。
&esp;&esp;魏晋是一个很重视门阀等第的时代。
&esp;&esp;门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esp;&esp;王衍很幸运,出生在琅琊郡临沂,其家门是著名的琅琊王氏。出身于这样的名门望族,好处多多。
&esp;&esp;当然,王戎也是琅琊王氏的,这一点没什么好羡慕的。
&esp;&esp;王衍外表清明俊秀,风姿安详文雅。当他还是少年时,有一次曾去拜访当时的名士山涛。
&esp;&esp;山涛看见他后,感叹了很长时间。
&esp;&esp;王衍走的时候,山涛目送他走出很远,感慨说道:“不知道是哪位老妇人,竟然生出了这样俊美的儿子!然而误尽天下老百姓的,未必就不是这个人啊!”
&esp;&esp;王戎虽然也有不少典故,但是像王衍这种逼格高的典故,却是没有多少,反而坊间传他是吝啬鬼。
&esp;&esp;但王戎却不觉得自己是吝啬鬼。
&esp;&esp;他不过只是养家之人而已。
&esp;&esp;世人皆是不懂我啊!
&esp;&esp;王衍的父亲曾任平北将军,经常有公文事务,派使者呈送,但常常不能按时得到答复。
&esp;&esp;王衍14岁的时候,人在京城,常到仆射羊祜那里申报陈述公文的内容,言辞非常清晰。
&esp;&esp;羊祜何人?
&esp;&esp;吴国陆抗(东吴陆逊之子)曾评价羊祜的德量可与乐毅和诸葛亮相比。
&esp;&esp;面对如此之人,少年王衍在他面前却没有自卑低下的神色,遂被世人称赞为奇士。
&esp;&esp;就连太傅杨骏都想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但王衍却以此为耻,就假装发狂得免。
&esp;&esp;当时的杨俊可是太傅啊!
&esp;&esp;什么身份?
&esp;&esp;比之现在的张华还要显贵,但这家伙拒绝了!
&esp;&esp;到了出仕的年纪,先帝下诏书要求举荐可以安定边疆的人才。
&esp;&esp;这家伙起初喜欢谈论连横合纵的游说之术,所以尚书卢钦把他举荐为辽东太守,但他还没有就任。
&esp;&esp;为了不去辽东做太守,这家伙从此以后,就不再谈论世事,整日里只是吟咏诗赋,清谈玄虚。
&esp;&esp;这样不做实事的人,在之前王戎看来,应该是没有什么仕途之路的。
&esp;&esp;但事实证明,他错了。
&esp;&esp;在王衍开始步人仕